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个改变命运的奇遇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座云雾缭绕的青山,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樵夫。阿福是个孤儿,从小吃百家饭长大,虽然日子清贫,却总爱哼着小调上山砍柴。
那年初夏特别炎热,阿福像往常一样背着竹筐上山。走到半山腰时,突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。拨开灌木丛一看,竟是只受伤的白鹿,前腿卡在岩石缝里,雪白的皮毛沾满血迹。
'别怕别怕...'阿福轻轻掰开岩石,撕下衣襟给白鹿包扎。眼看日头西斜,他索性把砍好的柴火倒掉,背着白鹿下山。路过集市时,有人出高价要买这罕见的白鹿,阿福却摇头:'它属于山林。'
三天后,阿福家门口出现个挎着药篮的姑娘。她说叫小月,是游方郎中的女儿,非要答谢阿福救了她家养的鹿。从那天起,小月时常来给独居的阿福送药膳,还教他认草药。
秋收时节,村里突发怪病。小月熬的药汤总差一味灵芝,阿福想起曾在悬崖见过。那夜暴雨如注,他冒死采回灵芝,自己却高烧不退。迷糊中看见小月眼中含泪,衣袖拂过他的额头,竟有银光流转。
清晨醒来,枕边放着装满银两的布包。阿福追到山神庙,终于看见真相:小月化作白鹿模样,在晨光中向他垂首行礼。原来她是守护山林的仙子,当年为救被山洪围困的孩童才受伤现形。
后来阿福用这些银两开了药铺,总把最好的药材留给穷人。有人说深夜见过白鹿在药铺后院徘徊,也有人说见过穿月白衣裳的姑娘来买当归。这座山从此风调雨顺,连野果都格外清甜。
故事传到县太爷耳中,他带着衙役想捉白鹿邀功。阿福连夜敲响铜锣,满山忽然升起浓雾。等雾散时,只见县令挂在歪脖子树上,官帽里塞满了治疗痔疮的草药——正是他隐疾所需。
如今山脚的青石碑还刻着:'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'樵夫阿福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,下葬那天,有人看见山巅有白鹿对月长鸣。
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,在《临江县志·异闻录》中确有记载:'嘉靖年间,有樵夫采药济世,晚年自称得鹿仙点化。'当地至今保留着'鹿鸣节',家家户户都要熬制草药分享。或许世间善意,本就是最灵验的仙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