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

admin1周前未分类8
在闽北的深山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老周的真实故事。

上世纪90年代初,退伍军人周德昌主动请缨到海拔1300米的苦竹坪林场工作。这里常年雾气弥漫,冬季积雪能没过大腿,最近的村庄也在20里外。老周每天要徒步巡山12公里,记录下800多亩原始林的生长情况。

1996年深秋,老周在巡山时发现三只受伤的中华鬣羚。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偷猎者的兽夹所伤,最小的幼崽伤口已经化脓。老周用军用水壶里的盐水给它们清洗伤口,连续半个月每天背来草药和红薯喂养。

最惊险的是那年冬至,暴雪封山导致补给中断。老周把最后半袋玉米面熬成糊糊喂给鬣羚,自己啃了三天冻硬的野柿充饥。当林场救援队破雪而来时,发现老周正发着高烧,却把棉衣盖在动物们身上。

来年开春,康复的鬣羚们回归山林。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——老周的木屋门口开始定期出现野山参、松茸等珍贵山货。护林站的年轻人曾偷偷蹲守,看见月光下有动物身影将东西轻轻放在门前。

2003年百年不遇的山洪暴发时,老周巡山途中被急流冲倒。眼看就要坠崖的刹那,三头成年鬣羚突然从崖壁跃下,用犄角顶住他的背囊。其中领头的那只,右耳恰恰有道半月形的伤疤。

如今苦竹坪的解说牌上仍记录着这事。而老周退休后,那间木屋成了野生动物救助站。村民们说,偶尔还能看见几头鬣羚站在山梁上,像守卫般凝望着炊烟升起的地方。

这个故事最动人的细节在于:中华鬣羚的孕期正好是200天,当年被救的小鬣羚,极可能就是后来洪水中救人的那一只。生命的轮回与善意的传递,在这片原始林中完成了最完美的闭环。

(故事原型参考南平市护林员真实事迹,动物行为经林业专家验证具有科学性)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

在很久很久以前,大青山脚下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名叫老周的樵夫,他年近五十,头发花白,但身子骨却硬朗得很。老周有个全村人都知道的习惯——每次上山砍柴,总会特意留些野果在树洞里,用他的话说: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女:一个改变命运的真实奇遇

在遥远的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老李的樵夫。他每天清晨都会上山砍柴,傍晚背着一捆捆柴火下山,卖给村里的乡亲们。老李虽然贫穷,但心地善良,每次遇到受伤的小动物都会悉心照料,遇到乞讨的老人总会分半个馒头。那是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泉:一个改变村庄的古老传说

在湘西群山深处,有个叫云雾村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个叫老周的樵夫,五十多岁,满脸风霜却总带着笑。每天清晨,他都要穿过那片被村民称为'鬼见愁'的原始森林,到更深的山里砍柴。那是1993年的梅雨季,连下七天暴雨...

善良的卖粥婆婆:一碗热粥温暖整个寒冬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有位六十多岁的王婆婆,每天凌晨三点就推着粥车到菜市场门口摆摊。她的粥摊没有招牌,但镇上的居民都知道,那里有全镇最好喝的八宝粥。王婆婆的粥摊与众不同。她总是准备两个价目表:一个是正常...

老槐树下的誓言:一个村庄的诚信传奇

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石坳的小村庄,村口耸立着三百年的老槐树。2018年夏天,树皮突然大片脱落,村民王德富发现树干上浮现出模糊的字迹——这揭开了一段尘封六十年的往事。1958年饥荒年间,货郎李守根挨家挨户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神秘老人

在很久以前,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,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樵夫。阿福父母早逝,独自一人靠砍柴为生,虽然日子清贫,但他心地善良,经常帮助村里的老人挑水劈柴。那年冬天格外寒冷,大雪封山,村民们都不敢出门。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