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珍贵

admin5天前未分类7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姓周的老木匠。他手艺精湛,做的家具几十年都不会坏,镇上人都尊称他一声'周师傅'。

那年冬天特别冷,周师傅的咳嗽越来越重。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便把三个徒弟叫到床前:'我要考考你们,谁答得好,就把传了五代的金丝楠木工具箱传给谁。'

大徒弟抢先说:'师傅,我去年给县太爷做的八仙桌,连京城来的大官都夸好!'二徒弟赶紧接话:'我雕的牡丹窗花,现在镇上家家户户都在学!'只有三徒弟阿福低着头:'我...我前天给村口张婆婆修好了泡菜缸,没收钱。'

周师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三个徒弟慌忙去扶。老人却推开前两个徒弟,只让阿福搀着坐起来。

'你们知道吗?'周师傅指着工具箱说:'这木头是我太爷爷从洪水里救下孤儿时,那孩子怀里抱着的。工具箱夹层有张字条——手艺可谋生,善心能立世。'

窗外的雪越下越大,老木匠的声音却格外清晰:'阿福每次给孤寡老人干活都悄悄少收钱,下雨天总帮邻居收衣服,这些我都知道。'说着把钥匙放在阿福长满冻疮的手心里。

一个月后,镇上来了个收古董的商人,出高价要买那个工具箱。大徒弟二徒弟天天来劝阿福卖掉,他却把工具箱锁在了师傅的旧工坊里。

如今三十年过去,那间工坊变成了'周氏木艺学堂'。每招收一个学生,阿福就会讲工具箱的故事。有人发现,学堂账本第一页永远记着:'腊月廿三,免费为独居老人修门窗,用料三尺,工时半日。'

去年清明节,白发苍苍的阿福带着学生们去扫墓。新来的小学徒突然指着周师傅墓碑问:'师公怎么知道您做的那些好事呀?'

阿福笑着指向墓碑旁的老槐树:'看见那些刻痕没有?师傅每天傍晚都靠在树下,正好能看见我回家的路。'树皮上深浅不一的划痕,像极了老人含笑的眼睛。

现在镇上人还常说,周师傅传给徒弟的不只是手艺。要是在雨天看见有人给陌生老人撑伞,那准是木艺学堂出来的孩子。工具箱锁在玻璃柜里闪着温润的光,柜子上贴着的字条已经发黄,但毛笔字依然清晰——'器物会朽,人心长存'。

相关文章

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诚信比手艺更珍贵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姓周的老木匠。周师傅的手艺是镇上出了名的,从雕花大床到榫卯结构的八仙桌,没有他做不出来的物件。可最近两年,镇上人发现周师傅接的活计越来越少,他的徒弟们也都陆续离开了作坊。...

善良的鞋匠与神秘老人:一碗热汤换来的奇迹

在江南的一个古老小镇上,有位名叫张老实的鞋匠。他的铺子不过丈余见方,却总飘着淡淡的皮革香。每天清晨,张老实都会在门楣上挂起一串风干的辣椒——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,寓意‘红火日子辣着过’。那年的腊月格外...

善良的报偿: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奇缘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姓张的老木匠。张师傅手艺精湛,为人忠厚,虽然日子过得清贫,但总爱帮衬街坊邻居。这年冬天特别冷,屋檐下的冰棱挂得老长,镇上来了个衣衫褴褛的跛脚乞丐。腊月廿三那天,张师傅刚给王...

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:一个关于善有善报的古老传说

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老林的渔夫。他年近六旬,脸上的皱纹像渔网般纵横交错,记录着几十年与大海搏斗的故事。老林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次收网时,都会把不足巴掌大的小鱼放回海里。村里年轻人常笑...

善良的卖粥婆婆:一碗热粥温暖整个寒冬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有位六十多岁的王婆婆,每天凌晨三点就推着粥车到菜市场门口摆摊。她的粥摊没有招牌,但镇上的居民都知道,那里有全镇最好喝的八宝粥。王婆婆的粥摊与众不同。她总是准备两个价目表:一个是正常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报恩的狐狸

在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青松屯的小村庄,村里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汉姓张,大家都叫他守林张。老人独自住在山腰的木屋里,三十年来风雨无阻地守护着这片原始森林。那年腊月特别冷,积雪都没过了膝盖。清晨巡山时,守林张在捕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