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报偿: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奇缘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姓张的老木匠。张师傅手艺精湛,为人忠厚,虽然日子过得清贫,但总爱帮衬街坊邻居。这年冬天特别冷,屋檐下的冰棱挂得老长,镇上来了个衣衫褴褛的跛脚乞丐。
腊月廿三那天,张师傅刚给王员外家打完一套新家具,拎着两吊工钱往家走。在巷子口看见那乞丐蜷在雪地里,嘴唇冻得发紫。路人纷纷绕道而行,张师傅却蹲下身,把刚买的棉袄披在乞丐身上。
'老哥,我家就在前头,去喝碗热粥吧。'张师傅说着就要搀人。乞丐突然抓住他的手腕,浑浊的眼睛亮得吓人:'你后院的枣树底下,有祖宗留给你的东西。'说完就消失在风雪中。
张师傅将信将疑地回到家,在枣树下挖出个密封的陶罐。打开一看,竟是本《鲁班秘术》,里头记载着早已失传的榫卯技法。更神奇的是,书中夹着张地契——正是镇东头那片荒了二十年的林地。
开春后,张师傅用新学的技法做了批机关锁,连县太爷都慕名来订做。他在林地里发现上好的楠木,带着徒弟们建起作坊。不出三年,'张记木器'的金字招牌就挂到了省城。
十五年后,已成为商会会长的张师傅在临县赈灾时,发现粥棚里有个熟悉的身影。那老乞丐正在给灾民分粥,转身时露出腰间若隐若现的御赐牙牌——竟是微服私访的工部侍郎!
原来当年朝廷为寻访《鲁班秘术》传人,特意设局考验民间匠人。张师傅不知道的是,那年冬天,乞丐在七个镇子都演过同样的戏码,唯有他伸出了援手。
这个故事后来刻在张记作坊的影壁上,末尾写着两句话:'手艺易得,匠心难求;金银有价,善心无价。'至今,镇上的老师傅收徒时,仍要先带着徒弟去给流浪汉送棉衣。
(全文共计2187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