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诚信比手艺更珍贵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姓周的老木匠。周师傅的手艺是镇上出了名的,从雕花大床到榫卯结构的八仙桌,没有他做不出来的物件。可最近两年,镇上人发现周师傅接的活计越来越少,他的徒弟们也都陆续离开了作坊。
这天清晨,周师傅像往常一样打开吱呀作响的木板门,却看见个满脸泥巴的瘦小子蹲在门槛上。'师父收徒吗?我给您劈了三天柴火。'少年指着墙角整整齐齐的柴堆,眼睛里闪着倔强的光。周师傅望着少年皲裂的手掌,突然想起五十年前同样跪在门前的自己。
少年叫阿泉,学艺时总爱问些古怪问题。有次打磨黄花梨时突然抬头:'师父,您说木头会疼吗?'周师傅愣了下,举起手里的刨花:'好木头就像人,被真心对待时,伤口也会长出漂亮的花纹。'
转眼三年过去,镇上首富钱老爷要嫁女儿,重金订制全套嫁妆。验收那天,钱老爷摸着梳妆台镜框突然变脸:'说好的小叶紫檀,怎么掺了香枝木?'原来阿泉在雕花时不小心崩坏角料,偷偷用边角料做了拼接。
周师傅当着所有人的面举起斧头。'师父不要!'阿泉扑上去抱住那套嫁妆,'是我贪快省料,您罚我!'斧头最终重重砸在周师傅自己做的样品柜上,榫卯应声断裂。'手艺坏了能重做,良心裂了补不上。'满屋木屑纷飞中,老匠人佝偻的背影让钱老爷都红了眼眶。
第二天作坊门口,阿泉发现多了块新匾额——'木心堂'。周师傅正在教乞讨的孩子削木陀螺,阳光透过他稀疏的白发,在未完成的嫁妆上投下温暖的光斑。后来镇上人都说,钱家小姐的嫁妆虽不是最贵的,却是唯一带着木槿花香的——那是阿泉连夜上山采来,给每件家具的瑕疵处都雕了补救的花纹。
如今青石镇旅游手册的首页,还印着周师傅那句话:'木头不会说话,但会记住每双手的温度。'阿泉的'木心儿童工坊'已经教会两百多个孩子,他们用边角料做的小木马,正在更多人的生命里哒哒奔跑。
这天清晨,周师傅像往常一样打开吱呀作响的木板门,却看见个满脸泥巴的瘦小子蹲在门槛上。'师父收徒吗?我给您劈了三天柴火。'少年指着墙角整整齐齐的柴堆,眼睛里闪着倔强的光。周师傅望着少年皲裂的手掌,突然想起五十年前同样跪在门前的自己。
少年叫阿泉,学艺时总爱问些古怪问题。有次打磨黄花梨时突然抬头:'师父,您说木头会疼吗?'周师傅愣了下,举起手里的刨花:'好木头就像人,被真心对待时,伤口也会长出漂亮的花纹。'
转眼三年过去,镇上首富钱老爷要嫁女儿,重金订制全套嫁妆。验收那天,钱老爷摸着梳妆台镜框突然变脸:'说好的小叶紫檀,怎么掺了香枝木?'原来阿泉在雕花时不小心崩坏角料,偷偷用边角料做了拼接。
周师傅当着所有人的面举起斧头。'师父不要!'阿泉扑上去抱住那套嫁妆,'是我贪快省料,您罚我!'斧头最终重重砸在周师傅自己做的样品柜上,榫卯应声断裂。'手艺坏了能重做,良心裂了补不上。'满屋木屑纷飞中,老匠人佝偻的背影让钱老爷都红了眼眶。
第二天作坊门口,阿泉发现多了块新匾额——'木心堂'。周师傅正在教乞讨的孩子削木陀螺,阳光透过他稀疏的白发,在未完成的嫁妆上投下温暖的光斑。后来镇上人都说,钱家小姐的嫁妆虽不是最贵的,却是唯一带着木槿花香的——那是阿泉连夜上山采来,给每件家具的瑕疵处都雕了补救的花纹。
如今青石镇旅游手册的首页,还印着周师傅那句话:'木头不会说话,但会记住每双手的温度。'阿泉的'木心儿童工坊'已经教会两百多个孩子,他们用边角料做的小木马,正在更多人的生命里哒哒奔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