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磨盘:好心终有好报
在很久以前,大山脚下有个叫柳树屯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个年过半百的磨坊主老周,他那座吱呀作响的水磨坊是全屯子人最常去的地方。
那年冬天特别冷,腊月里连河道都结了厚厚的冰。老周发现水车被冻住了,正发愁时,看见个衣衫褴褛的老汉哆嗦着蹲在磨坊墙角。老人膝盖上放着个破布袋,里头装着不到两碗的瘪麦子。
'老哥哥进来烤烤火吧!'老周二话不说把老人扶进屋里,转身从自家粮缸舀出半袋面粉:'这天寒地冻的,您先拿这个应急。'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泛起泪光,从破布袋深处摸出块青灰色的圆石:'老汉没啥值钱东西,这块祖传的磨盘石...'
说来也怪,自从换上这块磨盘,老周的磨坊就像被施了魔法。原本要磨三遍的麦子,现在一遍就细得像雪花;别人家磨的玉米面总会掺些麸皮,他这磨盘磨出来的竟像筛过似的精细。
开春时村里闹饥荒,老周把磨坊改成昼夜不休。更奇的是,明明看见粮囤快见底了,第二天总能再生出些粮食。村里王寡妇带着五个孩子来磨面时,老周总要多给半瓢:'拿着,孩子们正长身体呢!'
直到有个雨夜,县里首富钱老爷带着打手闯进磨坊。原来他听说这磨盘能'点粮成金',非要强买。老周死死护住磨盘:'这磨盘是帮着乡亲们活命的,给座金山也不卖!'争执间磨盘摔在地上,碎成三瓣。
第二天奇迹发生了——碎磨盘每块都闪着温润的光。老周把碎片分给邻村三个最穷的磨坊,结果三个村子再没闹过饥荒。如今柳树屯后山的石碑上还刻着:'碎玉可分不可夺,济世之物当济世'。
后来有人传说,那晚风雪中的老人是微服私访的粮神。也有人说曾在月夜看见三个穿青衣的老者,围着磨坊旧址下棋。但老周直到去世那天,都坚持说那块会'长粮食'的磨盘,不过是块普通石头。
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信这些,可柳树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记得:1959年闹饥荒时,三个村子靠着老磨盘分出来的粮食,硬是没饿死一个人。当年被老周救过的王寡妇的孙子,如今在省农科院专门研究抗旱麦种,他说奶奶临终前反复念叨:'做人要像磨盘,转着圈把福气磨开...'
今年清明,有人看见三个外地来的企业家,在磨坊遗址前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。他们放在碑前的不是纸钱元宝,而是三袋写着不同村名的金灿灿麦种——就像当年老周分出去的碎磨盘那样,带着能生根发芽的善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