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木匠与神秘老人:一碗粥换来的奇迹
在很久以前,青山脚下有一个叫柳树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,人们都叫他陈师傅。陈师傅手艺精湛,为人更是善良,常常免费帮穷苦人家修家具,村里人都很喜欢他。
那一年冬天特别冷,大雪封山整整半个月。陈师傅惦记着山上的独居老人张老汉,便熬了一锅热粥,顶着风雪送上山去。山路被积雪覆盖,陈师傅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两个时辰,棉鞋都湿透了。
当他敲开张老汉的柴门时,发现老人正发着高烧,灶台冷冰冰的连一粒米都没有。陈师傅赶紧生火熬药,照顾了老人三天三夜。第四天清晨,张老汉拉着他的手说:'好孩子,我这辈子没什么值钱东西,就送你个木箱子吧。'
这是个不起眼的樟木箱,表面布满裂纹。陈师傅回家后随手放在工坊角落。奇怪的是,从那以后,他每次做完木工活,总能在箱子里摸到急需的工具。缺凿子时摸出凿子,少刨刀时摸出刨刀,就像箱子会变戏法似的。
转眼到了县太爷嫁女儿的日子,要定制三十六件嫁妆。陈师傅接下活计后却犯了愁——他只有十天时间。那天深夜,他对着木箱子叹气:'要是能多十双手就好了。'
第二天推开工坊门,陈师傅惊得说不出话来。十个和他身形相似的木偶正在干活,锯木头的声音此起彼伏。更神奇的是,木偶们做出的活计比他亲手做的还要精细。嫁妆如期完成那天,县太爷赏了二十两银子。
这事很快传开了。邻村周财主听说后,带着家丁强行抢走了木箱子。可箱子到了周家却变成了普通箱子,周财主气得把它劈成了柴火。当晚周家粮仓莫名起火,奇怪的是烧掉的都是他克扣佃户的粮食。
第二年开春,有人在张老汉原来的住处发现块石碑,上面刻着'济世箱认主不认财'八个字。陈师傅依旧做着他的老本行,只是工坊墙上多了幅字画,写着'行善如春园之草,不见其长,日有所增'。
村里孩子们最爱缠着陈师傅讲木箱子的故事。每当这时,老人就会摸着花白胡子说:'真正的宝贝啊,从来都不是什么神通,而是困顿时的一碗热粥,风雪里的一双暖手。'
后来柳树村出了个奇怪现象——谁家遇到难处,总能在门廊发现急需的东西:生病的人家门口会出现药包,春耕缺种子的人家会捡到粮种。村民们都说,这是陈师傅的善良化作了千百个看不见的木箱子。
二十年后的清明节,有人看见年迈的陈师傅在张老汉坟前摆了一碗热粥。那天傍晚,整个村子都闻到了淡淡的樟木香。
这个故事在柳树村代代相传。如今村里有个延续百年的习俗:每年冬至,家家户户都会多做一碗粥放在窗台,他们说,这叫'留善粥'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