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:一个报恩的民间传说
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樵夫。张家世代以砍柴为生,虽然日子清贫,但张老实为人忠厚,村里人都喜欢他。
这年冬天特别寒冷,大雪封山整整七日。张老实惦记着卧病在床的老母亲,冒着风雪上山砍柴。途经鹰嘴崖时,忽闻细微的呜咽声。拨开积雪一看,竟是只被兽夹困住的白狐,前爪血肉模糊,银白的皮毛上结着冰碴子。
'造孽啊!'张老实连忙卸下柴担,取出干粮掰碎喂给白狐。那狐狸却警惕地别过头,琥珀色的眼睛里盈满泪水。'别怕,我是来帮你的。'他边说边脱下棉袄裹住白狐,徒手掰开发烫的兽夹。鲜血顿时染红雪地,白狐哀鸣着蜷成一团。
张老实咬咬牙,把准备卖钱的柴火全扔了,用扁担挑着白狐下山。路过王大夫家时,他赊了三副金疮药。妻子见他抱着狐狸回来,急得直跺脚:'人都吃不饱还救畜生?'张老实却给白狐搭了个暖窝,每天用温水替它清洗伤口。
第七日清晨,柴房传来异响。张老实推门一看,草窝里整整齐齐码着五锭银子,白狐却不见踪影。窗棂上挂着半截红绳,在晨光中像道小小的彩虹。
转眼到了开春,村里突发瘟疫。张老实连夜上山采药,不慎跌入深涧。朦胧中看见白衣老妪拄着灵芝杖走来,往他嘴里灌了碗苦药。醒来时躺在自家床上,怀里揣着张治瘟疫的方子。
后来张老实按方熬药,救活全村人。有猎户说曾在月夜见过白衣老妪化作白狐遁入山林,但张老实从不解释。只在每年冬至那天,他都会往鹰嘴崖撒一把红枣——那是他母亲生前最爱吃的。
这个真实发生在光绪年间的故事,至今仍在太行山一带流传。村民们说,深山里若遇见前爪带疤的白狐,定要好好相待。因为万物有灵,善念就像山涧清泉,终将流回善良人的心田。
据地方志记载,张老实活到九十八岁无疾而终。出殡那日,有人看见雪地上一串狐狸脚印绕着送葬队伍转了三圈,宛如当年那个报恩的仪式。如今鹰嘴崖的崖壁上,还能找到刻着狐形印记的'报恩石',默默讲述着这个关于善意轮回的古老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