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木匠与会报恩的小狐狸
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下,有个叫柳树屯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五十岁的张木匠,手艺精湛却始终孤身一人,只在后院养着三只下蛋的母鸡。
那年寒冬来得格外早,刚入腊月就下了场鹅毛大雪。张木匠清早扫雪时,突然听见柴房传来窸窣声。拨开稻草堆,竟发现只冻僵的小狐狸,火红的皮毛沾着冰碴子,前腿有道狰狞的伤口。
'造孽啊......'张木匠想起十年前猎户们围剿狐群的惨事,连忙脱下棉袄裹住小家伙。他熬了姜汤,又找出给鸡治病的草药,忙活到日头偏西,总算看见小狐狸的耳朵动了动。
三个月后,木匠院里多了道红色身影。这狐狸通人性得很,会帮着叼工具,下雨前还会扯木匠裤脚提醒收衣服。最奇的是,它总能在山林里找回最好的榉木料——那些埋在腐叶下经年不腐的老树根,做出的家具能卖出双倍价钱。
开春时村里闹起山贼,领头的独眼龙听闻木匠攒了不少银钱。那夜月黑风高,五个黑影刚翻进院墙,突然响起凄厉的狐啸。只见数十点绿光从林间涌来,山贼们被咬得抱头鼠窜。独眼龙举着火把要烧房子,小狐狸竟像道闪电扑到他脸上,等里正带人赶到时,贼人脸上还挂着三道血淋淋的爪印。
这事过去后第七天,张木匠发现平日总睡在工具房的小狐狸不见了,只在门槛边整齐摆着三颗山核桃。后来村里货郎说,在二十里外的老松林看见过它——带着四五只小狐狸崽,其中两只也是火红的皮毛。
如今柳树屯还流传着个规矩:猎人见到红狐狸都要收枪行礼。而张木匠的徒弟们至今仍在用师传的榉木刨花,说那花纹里藏着段人狐互助的奇缘。
(故事取材于河北承德民间传说,当地至今保留着'猎户不伤报恩狐'的传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