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卖油翁与贪婪的财主
很久以前,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姓张的老翁,大家都叫他张油翁。张油翁以卖油为生,每天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,虽然日子清贫,但他为人善良,常常帮助邻里。
张油翁的油都是自己亲手榨的,纯正香浓,从不掺假。他卖油有个规矩:穷人买油可以赊账,实在还不上也就罢了。因此,镇上的人都敬重他。
镇上有个姓李的财主,为人刻薄吝啬。他见张油翁的生意好,便起了贪念。一天,李财主找到张油翁,说要买他榨油的秘方,出价十两银子。
张油翁摇摇头说:'榨油哪有什么秘方,不过是选好料、用心做罢了。'李财主不信,以为张油翁故意藏私,便暗地里派人偷看张油翁榨油。
偷看的人回来报告说,张油翁榨油时总要先洗手焚香,对着油槽拜三拜。李财主大喜,以为这就是秘方。第二天,他也学着张油翁的样子洗手焚香,可是榨出来的油又黑又浊,根本没人买。
李财主恼羞成怒,带着家丁到张油翁家闹事。张油翁不慌不忙地说:'我拜的不是神仙,是谢天地赐我原料,谢父母教我手艺,谢顾客照顾生意。榨油如做人,心正油才香啊!'
围观的百姓听了纷纷鼓掌。李财主羞愧难当,从此再也不敢打歪主意了。而张油翁的生意越来越好,他的故事也在镇上代代相传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做人要像好油一样纯净,赚钱要凭良心。那些总想走捷径、耍小聪明的人,最终只会害了自己。善良或许不会让你大富大贵,但一定能让你活得心安理得。
后来,张油翁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。出殡那天,全镇的人都来送行。有人提议把他常说的话刻成碑立在镇口,上面写着:'心正油香,德厚福长'。这八个字成了镇上的祖训,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生意人。
据说直到现在,那个镇子还保留着手工榨油的作坊,榨油师傅们仍然保持着张油翁传下来的规矩。他们榨的油特别香,远近闻名。有人说,这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着老祖宗的教诲,手上做着良心活计。
有趣的是,当年李财主的后代也改邪归正了。他的曾孙现在经营着一家粮油店,店门口挂着'童叟无欺'的匾额,生意很是红火。每当有人问起祖上的事,他都会诚恳地说:'祖上做的错事我们要引以为戒,张爷爷传下的美德我们要发扬光大。'
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了上百年,版本虽有不同,但核心始终未变。它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着人们的心灵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提醒自己:做人要守本分,做事要凭良心。
张油翁的油都是自己亲手榨的,纯正香浓,从不掺假。他卖油有个规矩:穷人买油可以赊账,实在还不上也就罢了。因此,镇上的人都敬重他。
镇上有个姓李的财主,为人刻薄吝啬。他见张油翁的生意好,便起了贪念。一天,李财主找到张油翁,说要买他榨油的秘方,出价十两银子。
张油翁摇摇头说:'榨油哪有什么秘方,不过是选好料、用心做罢了。'李财主不信,以为张油翁故意藏私,便暗地里派人偷看张油翁榨油。
偷看的人回来报告说,张油翁榨油时总要先洗手焚香,对着油槽拜三拜。李财主大喜,以为这就是秘方。第二天,他也学着张油翁的样子洗手焚香,可是榨出来的油又黑又浊,根本没人买。
李财主恼羞成怒,带着家丁到张油翁家闹事。张油翁不慌不忙地说:'我拜的不是神仙,是谢天地赐我原料,谢父母教我手艺,谢顾客照顾生意。榨油如做人,心正油才香啊!'
围观的百姓听了纷纷鼓掌。李财主羞愧难当,从此再也不敢打歪主意了。而张油翁的生意越来越好,他的故事也在镇上代代相传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做人要像好油一样纯净,赚钱要凭良心。那些总想走捷径、耍小聪明的人,最终只会害了自己。善良或许不会让你大富大贵,但一定能让你活得心安理得。
后来,张油翁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。出殡那天,全镇的人都来送行。有人提议把他常说的话刻成碑立在镇口,上面写着:'心正油香,德厚福长'。这八个字成了镇上的祖训,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生意人。
据说直到现在,那个镇子还保留着手工榨油的作坊,榨油师傅们仍然保持着张油翁传下来的规矩。他们榨的油特别香,远近闻名。有人说,这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着老祖宗的教诲,手上做着良心活计。
有趣的是,当年李财主的后代也改邪归正了。他的曾孙现在经营着一家粮油店,店门口挂着'童叟无欺'的匾额,生意很是红火。每当有人问起祖上的事,他都会诚恳地说:'祖上做的错事我们要引以为戒,张爷爷传下的美德我们要发扬光大。'
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了上百年,版本虽有不同,但核心始终未变。它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着人们的心灵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提醒自己:做人要守本分,做事要凭良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