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卖油翁与贪婪的财主

admin6天前未分类7
很久以前,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姓张的老翁,大家都叫他张油翁。张油翁以卖油为生,每天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,虽然日子清贫,但他为人善良,常常帮助邻里。

张油翁的油都是自己亲手榨的,纯正香浓,从不掺假。他卖油有个规矩:穷人买油可以赊账,实在还不上也就罢了。因此,镇上的人都敬重他。

镇上有个姓李的财主,为人刻薄吝啬。他见张油翁的生意好,便起了贪念。一天,李财主找到张油翁,说要买他榨油的秘方,出价十两银子。

张油翁摇摇头说:'榨油哪有什么秘方,不过是选好料、用心做罢了。'李财主不信,以为张油翁故意藏私,便暗地里派人偷看张油翁榨油。

偷看的人回来报告说,张油翁榨油时总要先洗手焚香,对着油槽拜三拜。李财主大喜,以为这就是秘方。第二天,他也学着张油翁的样子洗手焚香,可是榨出来的油又黑又浊,根本没人买。

李财主恼羞成怒,带着家丁到张油翁家闹事。张油翁不慌不忙地说:'我拜的不是神仙,是谢天地赐我原料,谢父母教我手艺,谢顾客照顾生意。榨油如做人,心正油才香啊!'

围观的百姓听了纷纷鼓掌。李财主羞愧难当,从此再也不敢打歪主意了。而张油翁的生意越来越好,他的故事也在镇上代代相传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做人要像好油一样纯净,赚钱要凭良心。那些总想走捷径、耍小聪明的人,最终只会害了自己。善良或许不会让你大富大贵,但一定能让你活得心安理得。

后来,张油翁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。出殡那天,全镇的人都来送行。有人提议把他常说的话刻成碑立在镇口,上面写着:'心正油香,德厚福长'。这八个字成了镇上的祖训,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生意人。

据说直到现在,那个镇子还保留着手工榨油的作坊,榨油师傅们仍然保持着张油翁传下来的规矩。他们榨的油特别香,远近闻名。有人说,这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着老祖宗的教诲,手上做着良心活计。

有趣的是,当年李财主的后代也改邪归正了。他的曾孙现在经营着一家粮油店,店门口挂着'童叟无欺'的匾额,生意很是红火。每当有人问起祖上的事,他都会诚恳地说:'祖上做的错事我们要引以为戒,张爷爷传下的美德我们要发扬光大。'

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了上百年,版本虽有不同,但核心始终未变。它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着人们的心灵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提醒自己:做人要守本分,做事要凭良心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个改变全村命运的故事

在云雾缭绕的雁鸣山下,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叫老周的樵夫,四十来岁,满脸风霜却总是笑呵呵的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扛着斧头进山砍柴,顺带给独居的张婆婆捎一捆干柴,给村口学堂的孩子们带些野果子。那年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神秘白鹿的报恩传奇

在云南高黎贡山脚下,住着一位叫老杨的守林人。六十岁的老杨守护这片原始森林已近四十年,简陋的木屋里挂着十二本被翻烂的巡山日记,记录着他与这片山林的血肉之情。那是2017年雨季的清晨,老杨在巡山时发现崖壁...

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小燕子: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

在很久以前,江南水乡有个叫柳树村的小村庄,村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李守义。他手艺精湛却从不涨价,给寡妇修房梁只收三文钱,替孤儿做课桌分文不取,村里人都叫他"李善人"。那年谷雨时节,李师傅正在院里刨...

善心婆婆的茶摊:一碗茶温暖三代人的乡愁

在闽南沿海的凤尾村里,有个百年老榕树,树荫下摆着三张磨得发亮的小木凳。76岁的李阿婆每天清晨都在这里烧水煮茶,青瓷茶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这个免费茶摊从她婆婆手里传下来,已经温暖了整整三代人的记忆。...

老木匠的传家宝:一把木尺背后的诚信故事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有位七十岁的陈老木匠,他的铺子门口常年挂着半截发黄的木尺。来往的游客总好奇打听,直到某个雨天,一位北京来的古董商揭开了这个延续三代人的故事。1992年夏天,镇上的粮站要定制二十个...

善良的鞋匠与神秘乞丐:一碗热汤改变命运的故事

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上,住着一位姓张的老鞋匠。他的手艺远近闻名,但更出名的是他的善良。每到寒冬腊月,张师傅总会在店铺门口支起一口大锅,为路过的穷苦人熬上一锅热气腾腾的蔬菜汤。这年冬至前夜,风雪特别大。张师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