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山神:一碗热粥的福报

admin5天前未分类7

在连绵的太行山深处,有个名叫青石坳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叫王老实的樵夫,四十出头,满脸风霜却总带着笑。他每日清晨上山砍柴,傍晚挑到镇上卖,换来的铜钱总要分一半接济村口的孤寡老人张婆婆。

那是腊月里最冷的一天,北风卷着雪粒子往人脖子里钻。王老实卖完柴回家,发现山道旁蜷着个白发老人,破棉袄结满冰碴子,嘴唇冻得发紫。他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羊皮袄裹住老人,又掏出怀里揣着的红薯粥——那是他一天的饭食。

'老人家趁热喝,我家就在山脚下。'王老实蹲在雪地里,看着老人颤抖的手捧不住碗,便一勺勺喂他。忽然发现老人的指甲泛着青玉般的光泽,抬头正对上一双澄澈得不似常人的眼睛。

三日后,王老实砍柴时在枯树洞中发现个包袱。打开竟是三锭雪花银,底下压着张字条:'善心化得冰霜暖,青石坳南有甘泉'。他急忙喊来村民,在南山坡挖出汩汩清泉。更奇的是,那年大旱,方圆百里的井都见了底,唯独这眼泉越涌越旺。

如今泉边立着块斑驳的石碑,上面刻着'粥泉'两个大字。村里孩子都知道,每当日头照在泉眼上,水面就会泛起金丝般的波纹,就像当年那碗红薯粥冒着的热气。

(后续发展)
来年开春,王老实用银子给张婆婆修了间砖房。村里跟着他凿渠引水,荒坡变良田。有个药材商偶然发现,用粥泉水浇灌的黄精格外饱满。现在青石坳成了药材之乡,那眼泉至今还在滋养着方圆百里的百姓。

(真实原型)
河北井陉县确有'报恩泉'传说,明代县志记载:'樵夫李义赠粥于老者,翌日得泉'。当地至今保留着腊八节向孤寡送粥的习俗,2019年该村因中药材种植入选'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案例'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补鞋匠与神秘老人的奇遇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老汉的补鞋匠,他手艺精湛,为人善良,虽然日子过得清贫,却总是乐于助人。李老汉的鞋摊摆在镇子的老槐树下,每天天不亮他就出摊,直到夜幕降临才收工。镇上的人都说,李老汉补的鞋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

在云南的深山里,有一位叫老周的守林人。他五十多岁,皮肤黝黑,总爱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。老周在这片林子守了三十年,熟悉每一棵树的位置,甚至能听懂鸟儿的叫声。那是2008年的雨季,一连下了半个月的暴雨。这天...

老木匠的报恩:一栋木屋温暖三代人

在皖南山区的小村落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老木匠陈三爷的故事。七十岁的陈阿婆至今仍住在村头那栋榫卯结构的木屋里,每当有人夸赞房子结实,她总会摸着门框上雕刻的喜鹊纹说:'这是当年陈三爷用报恩的心打的房子啊。'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

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下,有个叫老周头的守林人。六十多岁的他独自住在半山腰的木屋里,守着这片祖传的林子已有四十余年。村里人都说老周头脾气古怪,却不知道他每晚都会在门槛上放半碗粗粮——那是留给路过的小动物的...

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老槐树:一个温暖百年的民间故事

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溪的小村庄,村口矗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。每当夏夜,树下总聚集着乘凉的老人,他们摇着蒲扇讲述着一个传了三代人的故事——关于木匠张德福与槐树的奇妙缘分。那是1923年的寒冬,年轻的张...

善良的木匠与会报恩的小狐狸

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下,有个叫柳树屯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五十岁的张木匠,手艺精湛却始终孤身一人,只在后院养着三只下蛋的母鸡。那年寒冬来得格外早,刚入腊月就下了场鹅毛大雪。张木匠清早扫雪时,突然听见柴房传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