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豆腐的老王:三十年诚信经营,换来一条街的敬重

admin1周前未分类9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巷子口有位卖豆腐的老王。每天凌晨四点,当整条街还在沉睡时,老王作坊的灯就亮了。磨豆子的声音像支小调,三十年来从未间断。

老王今年六十二岁,做豆腐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。别人用石膏点豆腐,他偏要用盐卤;别人为省成本掺玉米淀粉,他连黄豆都只选东北当年的新豆。有次批发商送来便宜陈豆,老王直接扛着麻袋给人退了回去,『我这摊子虽小,可都是老街坊在吃』,他说话时总爱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磨盘。

2013年夏天发洪水,豆子价格飞涨。隔壁粮油店的张婶记得清楚:『当时老王愣是没涨一分钱,每天天不亮就骑车去三十里外的村子收豆子。回来时裤腿上全是泥点子,可豆腐还是卖八毛钱一块。』后来才知道,那个月老王把给儿子攒的彩礼钱都贴进去了。

巷子里的孩子们最爱老王切豆腐时的模样。雪白的豆腐块在刀锋下颤巍巍的,切完总要给围观的娃娃们一人一角。『趁热吃,豆腥味才是精髓』,老王的笑声能把巷子里的晨雾都震散。大学生小陈从小吃他豆腐长大,现在每次回老家都带着同学来:『王叔的豆腐有股子倔劲,就像他这个人』。

去年冬天,老王在搬磨盘时摔伤了腰。整条街的人轮流去医院送饭,修鞋的李爷甚至把珍藏的药酒都拿了出来。可谁都没料到,出院那天,巷子口竟齐刷刷站着二十多个摊主——卖早餐的孙嫂支起了临时摊位,修车的老周扛来了折叠床,连对面新开的奶茶店都挂出『今日特供:老王豆腐奶茶』的牌子。

如今老王的豆腐摊前多了块木牌,上面是街坊们凑钱刻的字:『青石巷三十二号,王记良心豆腐』。每天清晨,第一缕阳光总会先落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刀痕上——那是三十年岁月,在一方豆腐里磨出的光亮。

相关文章

欢迎使用Z-BlogPHP!

欢迎使用Z-Blog,这是程序自动生成的文章,您可以删除或是编辑它:)系统生成了一个留言本和一篇《欢迎使用Z-BlogPHP!》,祝您使用愉快!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:一碗粥换来的福报

在黔东南的深山里,有个叫云雾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,父母早亡,靠着砍柴换米度日。村里人都知道这后生心眼实,见着鸟窝要绕道走,砍柴时连野花都不忍心踩。那年冬天特别冷,刚进腊月就飘起鹅毛雪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饥饿的狐狸:一个关于宽容与回报的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叫青山村的小村庄,村里住着一位善良的磨坊主老张。老张经营着一间小小的磨坊,每天清晨都能听到水车转动的吱呀声。虽然磨坊收入微薄,但老张总是乐呵呵的,经常把磨好的面粉分给村里的孤寡老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:一个报恩的民间传说

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樵夫。张家世代以砍柴为生,虽然日子清贫,但张老实为人忠厚,村里人都喜欢他。这年冬天特别寒冷,大雪封山整整七日。张老实惦记着卧病在床的老母亲,冒着风雪上山...

善良的木匠与神秘老树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传说

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,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木匠周师傅,他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坏,更奇的是他总把最好的木材留给村里的孤寡老人。那年冬天特别冷,周师傅上山寻木材时,在悬...

老槐树下的承诺: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

1962年的夏天,河北邯郸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。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下,十二岁的王铁柱正蜷缩在干裂的树根旁,怀里紧紧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妹妹。那天晌午,一个背着药箱的身影出现在尘土飞扬的村道上。县卫生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