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承诺: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

admin1周前未分类9
1962年的夏天,河北邯郸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。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下,十二岁的王铁柱正蜷缩在干裂的树根旁,怀里紧紧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妹妹。

那天晌午,一个背着药箱的身影出现在尘土飞扬的村道上。县卫生院的李大夫本来是去邻村出诊,看见树下奄奄一息的孩子,立即打开随身的干粮袋。‘慢点吃,喝口水。’他蹲下身子的动作,让铁柱记住了白大褂下露出的那双打了补丁的布鞋。

三个月后,李大夫托人捎来消息——县里要招卫生员培训班。报名那天,铁柱赤脚跑了二十里山路,怀里揣着用妹妹辫子换来的钢笔。结业时他在笔记本扉页写下一行字:‘要当李大夫那样的医生’。

2018年冬天,已经退休的王院长在整理老宅时,偶然发现当年的笔记本。报纸上正在报道山区医疗资源短缺的新闻,照片里那个缺医少药的村子,正是李大夫的家乡。第二天,65岁的王铁柱带着二十箱医疗物资出现在村口,风雪中那棵老槐树还在,树干上还留着当年他用小刀刻的‘李’字。

在新建的卫生室揭牌仪式上,王铁柱见到了李大夫的孙女——现在她是这个卫生室唯一的医生。‘爷爷临终前常说,当年那袋干粮是他这辈子最值得的投资。’年轻的女医生红着眼眶说。王铁柱摸着墙上李大夫的遗像,轻声回答:‘现在我终于把利息还上了’。

这个故事后来被刻在老槐树的解说牌上。2023年春天,有个小男孩在树下捡到个破旧的干粮袋,里面装着崭新的听诊器和一张字条:‘留给下一个饿着肚子想当医生的人’。

在邯郸市志的‘民间义举’章节里,记载着这个跨越三代人的故事。最动人的细节是:当年李大夫给的干粮是掺了麸皮的黑馍,而王铁柱这些年捐的每箱药品里,都会悄悄放一袋精致的小包装饼干。

去年清明节,有人看见老槐树下摆着三杯酒。一杯朝着县医院旧址的方向,一杯对着山区卫生室,还有一杯洒在树根处——那里新长出了一株小槐苗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:善心终得善报

在很久以前,江南水乡有个叫柳树村的小村庄,村里有位年过六旬的磨坊主张老汉。他的磨坊临河而建,水车吱呀呀转了几十年,磨出的面粉雪白细腻,乡亲们都爱找他磨面。那年冬至格外寒冷,河面结了厚厚的冰。张老汉清早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碗粥的报恩

在遥远的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老李的樵夫。他每日清晨便上山砍柴,傍晚才背着沉重的柴捆下山。尽管生活清贫,老李却总爱在腰间挂个葫芦,里面装着热腾腾的米粥。那年冬天格外寒冷,老李在雪地里发现一只冻僵的白狐。...

善良的木匠与神秘老人:一碗粥换来的奇迹

在很久以前,青山脚下有一个叫柳树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,人们都叫他陈师傅。陈师傅手艺精湛,为人更是善良,常常免费帮穷苦人家修家具,村里人都很喜欢他。那一年冬天特别冷,大雪封山整整半个月。...

善良的鞋匠与神秘乞丐:一碗粥换来的奇迹

在江南一个叫青柳镇的小地方,有位叫老周的手工鞋匠。他的铺子门口常年摆着个缺角的木凳,墙上挂着‘修鞋补伞’的褪色招牌,但镇上人都知道,老周最出名的是他那副热心肠。那年腊月特别冷,屋檐下的冰棱子挂得比小孩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:一段报恩的奇缘

在云雾缭绕的青云山脚下,住着一位名叫李三的樵夫。他每日清晨便背着柴刀上山,傍晚才挑着柴禾归来,日子虽清贫却过得踏实。这年冬天格外寒冷,腊月初八那日,李三在深山砍柴时忽闻微弱的呜咽声。拨开积雪的灌木丛,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磨盘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

在云南大理苍山脚下,曾有个叫白柳的小村庄。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善良磨坊主杨老汉的古老故事,至今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。那是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的寒冬,接连三月的干旱让村里的麦田龟裂得像老人脸上的皱纹。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