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守林人与会报恩的狐狸

admin6天前未分类7
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守林人李大爷。

李大爷是村里的五保户,无儿无女,独自住在山脚下的木屋里。他负责看护村集体的三百亩山林,这一守就是三十八年。每天清晨,他都要带着老猎狗大黄巡山,记录树木生长情况,驱赶偷伐者。

那年冬天特别冷,腊月里连下了七天大雪。李大爷巡山时,在雪地里发现一只受伤的火红色狐狸。它的后腿被捕兽夹夹住,鲜血把周围的雪都染红了。见有人来,狐狸惊恐地挣扎,发出凄厉的叫声。

'造孽啊!'李大爷连忙脱下棉袄包住狐狸,用随身带的铁钳撬开了兽夹。他仔细检查发现,狐狸的后腿已经骨折。'这要是不管,肯定活不过今晚。'李大爷把狐狸裹在棉袄里抱回了家。

老伴在世时是村里的赤脚医生,留下不少药材。李大爷找出接骨膏,给狐狸敷上伤腿,又用竹片做了固定夹板。大黄起初对狐狸充满敌意,李大爷就摸着它的头说:'咱们山里人,不能见死不救。'

狐狸养伤的日子里,李大爷每天给它熬骨头汤。奇怪的是,这狐狸通人性,吃药换药时从不挣扎,总是用湿润的眼睛望着老人。一个月后,狐狸的伤好了,但似乎舍不得走,经常叼来野兔、山鸡放在门口。

第二年开春,村里来了个药材商,听说李大爷救过狐狸的事,特意找到他:'老哥,火狐狸的皮毛值大钱,你要是能抓住它,我出五千块!'这在当时相当于李大爷两年的补助金。

李大爷摇摇头:'它懂得报恩,比有些人还强哩。'当天夜里,狐狸突然挠门。李大爷开门一看,狐狸叼着他的裤腿往林子里拽。跟着狐狸来到后山,月光下竟发现一片野山参!最大的一株起码有三十年参龄。

后来李大爷把山参卖给国营药店,得到的钱修好了漏雨的屋顶。村里人都说这是善心的回报,那个药材商听说后,惭愧地再没来过村里。

如今十年过去,九十岁的李大爷还常对人说:'你看山里的树,我对它们好,它们就长得旺;动物也一样,将心比心啊。'而那只火狐狸,至今还会在每年腊月,叼着猎物出现在木屋前。

这个故事在长白山一带流传很广,后来有生态学家考证,当地确实存在一种罕见的赤狐亚种,寿命可达15年,且具有较强记忆力。村里现在立了规矩:不许下捕兽夹,保护山林成了所有人的共识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守桥人:三十年风雨无阻的承诺

在湘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,有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桥,桥头常年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。村里人都叫他"老陈头",而他更喜欢别人称他"守桥人"。这个故事要从1992年夏天说起。那时候的老陈还是个精壮汉子,在镇上...

卖豆腐的老王:一块豆腐三十年,暖了整条街的人心

清晨五点半,天刚蒙蒙亮,巷子口的老槐树下已经飘起豆香。老王推着那辆漆皮斑驳的三轮车,车把上挂着的铜铃铛叮当作响。这声音响了整整三十年,成了整条平安巷最准时的‘闹钟’。‘王叔,今天多给我留两块嫩豆腐!’...

善心婆婆的茶摊:一碗茶温暖三代人的乡愁

在闽南沿海的凤尾村里,有个百年老榕树,树荫下摆着三张磨得发亮的小木凳。76岁的李阿婆每天清晨都在这里烧水煮茶,青瓷茶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这个免费茶摊从她婆婆手里传下来,已经温暖了整整三代人的记忆。...

守灯老人:三十年如一日为夜归人点亮山路

在云雾缭绕的青山村,每到夜幕降临,蜿蜒的山路上总会准时亮起一盏煤油灯。73岁的王德昌老人佝偻着身子,用布满老茧的手护着火苗,像守护星辰般小心。这个习惯,他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十个春秋。1993年的深秋,在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传说

在皖南群山的深处,有个被称为雾霭村的小村落。这里终年云雾缭绕,村民世代以采药为生。村东头住着个叫老周的守林人,六十余岁仍每日巡山护林,最让人称奇的是他总把采到的好药材悄悄塞进贫困村民的门缝。那年冬至前...

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:一个关于善有善报的古老传说

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老林的渔夫。他年近六旬,脸上的皱纹像渔网般纵横交错,记录着几十年与大海搏斗的故事。老林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次收网时,都会把不足巴掌大的小鱼放回海里。村里年轻人常笑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