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:一碗米粥换来的福报

admin1周前未分类12

在很久以前,太行山脚下住着一位姓王的樵夫。王樵夫四十出头,妻子早逝,独自抚养着十二岁的女儿小桃。父女俩靠砍柴换米为生,日子过得清苦,但王樵夫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容。

那年腊月特别冷,连山里的野猪都冻得躲进洞穴。临近年关的清晨,王樵夫发现柴房只剩三捆柴火,裹紧破棉袄对小桃说:‘爹今天多走二十里,去老君崖那边砍些好柴。’小桃追到门口,往父亲怀里塞了个烤热的红薯。

鹅毛大雪中,王樵夫在悬崖边发现棵枯死的核桃树。正要挥斧时,忽然听见微弱的咳嗽声。拨开积雪,竟有位白发老人蜷缩在树洞里,青布棉袍结满冰碴,怀里紧紧抱着个裂开的紫砂壶。

‘老人家!’王樵夫连忙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老人,背起他就往家跑。路过山神庙时,怀里的老人突然说:‘后生,把我放在这儿就行。’王樵夫却摇头:‘庙里漏风,您会冻坏的。’

到家后,小桃烧了热水。王樵夫翻出亡妻留下的最后半升小米熬粥。老人捧着粥碗的手抖得厉害,忽然掉下泪来:‘整整三十年,没人给过我一碗热饭。’这时父女俩才发现,老人破棉袍的暗袋里,竟缝着几片金叶子。

夜里风雪更大了。老人发着高热说胡话:‘药王谷的当归...要三蒸三晒...’王樵夫连夜敲开郎中家的门,用准备过年的三百文钱抓了药。小桃守到天亮,把药煨得浓黑。

三天后老人能下床了,从柴火堆里折了根树枝,在泥地上画了个奇怪的符号:‘记住这个标记,开春去老君崖找。’说罢留下两片金叶子,趁父女去赶集时悄悄离开了。

第二年谷雨,王樵夫砍柴时真的在崖壁上发现了那个符号。拨开藤蔓,露出个两尺见方的石洞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个陶罐。打开第一个,竟是上等的野生灵芝!每个罐子都装着珍贵药材,最末的罐子里有张字条:‘药济有缘人,莫卖官绅家’。

消息传开后,县太爷派人来强买药材。王樵夫连夜把药材分给村里常年咳嗽的张铁匠、瘫痪的李婆婆。说来神奇,张铁匠用灵芝煮水喝,多年的肺痨竟好了;李婆婆敷了半个月三七粉,能扶着墙走路了。

这年中秋,小桃在院里发现个包袱。打开是套崭新的银针和医书,扉页写着:‘悬壶济世,代代相传’。如今太行山下的‘王家医馆’还保存着那个裂开的紫砂壶,每逢大雪天,他们总会熬上一锅热粥放在檐下。

后来有人说,那老人是隐居的药王孙思邈;也有人说,曾在华山见过个采药老道,腰间的紫砂壶闪着金光。但王樵夫临终前对小桃说的最后一句话是:‘那天若不救他,我们不过多卖三捆柴。’

这个故事被记在《太行山志·异闻篇》里,清朝时还出土过刻着‘济世罐’的宋代陶器。现在当地仍有习俗:采药人若在深山得宝,必定要分给贫苦乡亲三成,他们说这叫‘留王樵夫的福份’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补鞋匠与神秘老人的奇遇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张老三的补鞋匠。他年近六十,手艺精湛,待人诚恳,镇上的人都喜欢找他修鞋。张老三有个习惯,每天收摊后都会把当天剩下的零钱放进一个陶罐里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,他总是笑着说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磨盘:好心终有好报

在很久以前,大山脚下有个叫柳树屯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个年过半百的磨坊主老周,他那座吱呀作响的水磨坊是全屯子人最常去的地方。那年冬天特别冷,腊月里连河道都结了厚厚的冰。老周发现水车被冻住了,正发愁时,看见个...

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:一个温暖人心的乡村故事

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。陈师傅手艺精湛,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,村里谁家门窗坏了,他总是最先帮忙修补,却从不多收分文。那年春天特别冷,倒春寒让刚筑巢的燕子们遭了殃。陈师傅清早开门时,发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:一段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

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下,有个叫杨柳村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汉姓张,大家都叫他守林爷。自从三十年前妻子病逝后,他就独自住在半山腰的木屋里,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祖传的林子。那是2015年深秋的一个清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

在闽北的深山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老周的真实故事。上世纪90年代初,退伍军人周德昌主动请缨到海拔1300米的苦竹坪林场工作。这里常年雾气弥漫,冬季积雪能没过大腿,最近的村庄也在20里外。老周每天要徒...

老槐树下的承诺: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

在湘西一个叫云雾村的小山村里,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。树干上深深浅浅的刀痕记录着岁月,而村里最老的篾匠张阿公总爱在树荫下讲同一个故事。那是1959年的寒冬,六岁的张阿公蜷缩在槐树洞里。父母在公社食堂饿死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