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报恩的狐狸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座终年被云雾缭绕的大山,山下有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个叫老周的樵夫,为人忠厚老实,每天上山砍柴为生。
那年初冬格外寒冷,老周像往常一样带着斧头上山。走到半山腰时,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呜咽声。他循着声音拨开灌木,发现一只通体火红的狐狸被捕兽夹夹住了后腿,鲜血把雪地都染红了。
老周蹲下身,狐狸立刻警惕地竖起耳朵。'别怕,我帮你解开。'他轻声说着,不顾狐狸可能咬伤自己的危险,用力掰开了生锈的夹子。狐狸一瘸一拐地跑出几步,忽然回头望了老周一眼,那眼神竟像含着泪水。
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,村里开始弥漫着祭灶的香气。老周家却冷冷清清——妻子早逝,独子去县城做工,今年大雪封山回不来。他正对着空荡荡的灶台发愁,突然听见敲门声。
开门一看,雪地里站着个穿红袄的陌生姑娘,挎着满满一篮年货:腊肉、米糕、还有老周最爱喝的高粱酒。'我是山那边胡家的女儿,爹让我来谢您当年的救命之恩。'姑娘说着把篮子放下就走,老周追出去时,只看见雪地上几串小小的脚印。
第二年开春,老周在砍柴时发现了个山洞。洞里有堆成小山的干柴,足够整个冬天用。最奇怪的是,每当他背走一捆,第二天洞里又会补上新的。村里老人听说后连连作揖:'这是遇上狐仙报恩哪!'
后来老周在洞口立了块木牌,上面刻着'取之有度'四个字。说来也怪,从那以后,村里谁家缺柴火去洞里拿些,总能解燃眉之急,但若有人贪心多拿,第二天必定空手而归。
如今青石村还流传着这个规矩:上山砍柴要留三分,这是老周爷教给我们的道理。而那座被称作'福柴洞'的山洞,至今仍会在雪天里飘出淡淡的酒香。
那年初冬格外寒冷,老周像往常一样带着斧头上山。走到半山腰时,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呜咽声。他循着声音拨开灌木,发现一只通体火红的狐狸被捕兽夹夹住了后腿,鲜血把雪地都染红了。
老周蹲下身,狐狸立刻警惕地竖起耳朵。'别怕,我帮你解开。'他轻声说着,不顾狐狸可能咬伤自己的危险,用力掰开了生锈的夹子。狐狸一瘸一拐地跑出几步,忽然回头望了老周一眼,那眼神竟像含着泪水。
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,村里开始弥漫着祭灶的香气。老周家却冷冷清清——妻子早逝,独子去县城做工,今年大雪封山回不来。他正对着空荡荡的灶台发愁,突然听见敲门声。
开门一看,雪地里站着个穿红袄的陌生姑娘,挎着满满一篮年货:腊肉、米糕、还有老周最爱喝的高粱酒。'我是山那边胡家的女儿,爹让我来谢您当年的救命之恩。'姑娘说着把篮子放下就走,老周追出去时,只看见雪地上几串小小的脚印。
第二年开春,老周在砍柴时发现了个山洞。洞里有堆成小山的干柴,足够整个冬天用。最奇怪的是,每当他背走一捆,第二天洞里又会补上新的。村里老人听说后连连作揖:'这是遇上狐仙报恩哪!'
后来老周在洞口立了块木牌,上面刻着'取之有度'四个字。说来也怪,从那以后,村里谁家缺柴火去洞里拿些,总能解燃眉之急,但若有人贪心多拿,第二天必定空手而归。
如今青石村还流传着这个规矩:上山砍柴要留三分,这是老周爷教给我们的道理。而那座被称作'福柴洞'的山洞,至今仍会在雪天里飘出淡淡的酒香。